【转载】[转载]艺术收藏热的背后(设计收藏系列之一)


大唐收藏网 2011-11-26 11:58:46 浏览量:16

  原文地址:[转载]艺术收藏热的背后(设计收藏系列之一) 

  文章来自:毕加索名画 - 搜搜关键词订阅

  

   

  

    艺术品原本是收藏、欣赏的对象,收藏家收藏给自己看,博物馆收藏给大家看。有时候因为某些变故,比如缺钱用,比如收藏家故世,所收藏的艺术品转到市场上,通过拍卖转手,就有了重新收藏的机会。比较重要的收藏转让、拍卖,很早就会有消息,要经过一段时间,再达成交割,转手收藏的。轨迹往往很清楚,也有混沌的时代,使得艺术品突然转手。比如1930年代,由于希特勒讨厌现代艺术,认为现代艺术是“堕落艺术”(degenerated art),纳粹便在欧洲扫荡现代艺术品。仅仅因为要给纳粹党筹备现金,才没有尽数烧毁,而是拿到瑞士拍卖。这样,大批现代艺术品才得以流到美国的大博物馆来。战后艺术品收藏比较稳定,除了19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中被日本人高价从欧美拍卖行买走的一些印象派作品之外,绝大部分的现代艺术品在欧美还是很稳定的,无论收藏,价格都有规律可循,投资、收藏、展示清清楚楚,很少见“黑马”情况。1980年代出现了“新表现主义‘,到1990年代初期,有点热络的迹象,但是那时候我多次在纽约的拍卖行上看到的,依然是投资人理性的表现,没有出现一窝蜂投入的情况.几年之后,这个流派冷落下去,也没有多少人被“套牢”。而艺术评论界在这些当代艺术品的股价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有了评论界权威力量的支持,市场才可以比较理性。艺术市场是一个很有限的空间,只有这样的理性基础,市场才可以维持下去,收藏也可以继续。 

    中国艺术长期都没有市场运作,书画文物比较活跃的市场,长期以来仅仅局限在港台地区,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次破坏性极大的文化浩劫。我读到过一本陈岩写的回忆录《往事丹青》(三联出版社),作者长期在北京文物商店工作,经手的字画无计其数,书中说到他曾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外贸部门调到通县的“三间房”,清理“文革”中被扫荡抄没的字画。他说三间房仓库“占地百八十亩,分东西两院”,全部堆满了抄没的字画,上级派他和其他两人负责清理的的字画,数量竟有二十万件。因为抄没了好多年,堆在那里,保管不善,因此基本全部上霉了。那些字画一捆一捆地堆成一大堆,一捆十件,每捆的收入价格是2元人民币。陈岩清理的这个八号库,是“文革”初期从无锡运过来北京的,一直当垃圾堆着,到1972年才让他们清理,好一点的出口。当时全国都在扫荡文化,他清理的这批数量巨大的艺术品仅仅是无锡一个地方送来北京的,其他各地、包括北京的数量之大,难以想象。根据陈岩回忆,他在其中清理出不少珍品,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作品最多,郑板桥、四王山水、汪士慎、齐白石、高剑父、黄宾虹等人的作品比比皆是。这些“文革”中抄家出来的作品之多,让见多识广的陈岩都感觉到震惊,他说仅仅是清出来的黄宾虹的画,就足够办一个黄宾虹纪念馆用了。那些巨大的仓库,没有暖气,没有保护条件,除了他们清理出来的少数状况尚好的作品作为外贸作品出口了之外,其他的都不知去向了。这样惊人的集中销毁,可能是中国艺术史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次了。几十万张作品,恐怕是几百年的收藏结果,竟然就这样渺无踪影,我们也只能唏嘘了。 

    近些年来,相比于西方最近比较疲软但仍然稳健的艺术市场,中国的市场却是惊诧连连了。开放改革前二十多年里,中国现代艺术市场的发展还是有些规律可循的;但是最近几年中,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却演变成了资金市场,当盲目逐利的资金涌入这个本来有自身规律的市场之后,价格起伏变化已经不是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所牵动的了。2006年以来,中国当代艺

  原文地址:[转载]艺术收藏热的背后(设计收藏系列之一) 

  文章来自:毕加索名画 - 搜搜关键词订阅

标签: